第一层分类
|
第二层分类
|
第三层分类
|
特 点 及 用 途
|
合
金
|
合金结构钢
|
低合金钢
|
属于低碳型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一般不超过3%,强度明显高于碳素钢,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可焊性尚可,常用于中高温、抗氢、抗高温硫腐蚀等工况条件
|
钢
|
|
调质钢
|
属中碳型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也比较低,主要是用于提高淬透性,获得强度较高的索氏体组织。这类合金钢常用作高温螺栓、螺母材料
|
第一层分类
|
第二层分类
|
第三层分类
|
特 点 及 用 途
|
|
合金结构钢
|
弹簧钢
|
其含碳量比调质钢更高,通过调质处理以获得较高的强度和屈强比,并有较好的抗疲劳强度,常用作弹簧材料
|
|
|
滚动轴承钢
|
属于高碳型合金钢,合金含量较高,通过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等获得高而均匀的硬度和耐磨性,常作滚动轴承等
|
|
|
刀具钢
|
属高碳型合金钢,通过淬火+低温回火获得马氏体组织,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和热硬性,常用作机加工切削工具
|
合
|
合金工具钢
|
模具钢
|
属中碳型合金钢,通过淬火+高温回火获得索氏组织,以获得较好的强度、韧性、硬度和耐磨性,同时还具有好的回火稳定性,常用作锻造模具
|
金
|
|
量具钢
|
属高碳型合金钢,通过复杂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冷处理和人工时效处理)使得它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还具有机加工性能好、稳定性好等特点,常用作量具材料
|
钢
|
特殊性能钢
|
不锈钢
|
属于低碳高合金元素的合金钢,利用合金元素本身的抗蚀性或形成单一的组织,常用于抗腐蚀。一部分不锈钢可用作耐热钢。
|
|
|
耐热钢
|
属于低碳高合金元素的合金钢,但并不是所有的耐热钢都可以用作抗腐蚀
|
|
|
低温钢
|
属于低碳合金钢,根据耐低温的温度不同,其合金元素有高有低。常用的低温专用钢为镍钢
|
|
化 学 成 分
|
强度及塑性
|
V型冲击韧性
|
适用
|
||||||
牌号
|
C
|
Mn
|
Si
|
Ni
|
σs
(MPa)
|
σb
(MPa)
|
σ(%)
|
T试(℃)
|
ak
(J\cm2 )
|
温度(℃)
|
2.5Ni
|
≤0.17
|
≤0.70
|
0.15~
0.30
|
2.1~2.5
|
260
|
≥500
|
23
|
-50
|
20
|
-50
|
|
化 学 成 分
|
强度及塑性
|
V型冲击韧性
|
适用
|
||||||
牌号
|
C
|
Mn
|
Si
|
Ni
|
σs
(MPa)
|
σb
(MPa)
|
σ(%)
|
T试(℃)
|
ak
(J\cm2 )
|
温度(℃)
|
3.5Ni
|
≤0.17
|
≤0.70
|
0.15~
0.30
|
3.25~ 3.75
|
260
|
≥500
|
23
|
-101
|
20
|
-101
|
5Ni
|
≤0.13
|
0.30~
0.60
|
0.20~
0.35
|
4.75~ 5.25
|
460
|
≥670
|
20
|
-170
|
34
|
-170
|
9Ni
|
≤0.13
|
≤0.90
|
0.15~
0.30
|
8.5~9.5
|
530
|
≥700
|
20
|
-196
|
34
|
-196
|
第一层
分类
|
第二层
分类
|
第三层
分类
|
特 点 及 用 途
|
|
铝合金
|
防锈铝
合金
(LF)
|
属于Al-Mn(LF21)或Al-Mg(LF5、LF11)合金。前者比钝铝有较好的耐蚀性,强度高,且有较好的压力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但机加工性能较差。后者重量比钝铝轻,强度比Al-Mn合金高,耐蚀性能好,可替代钝铝和Al-Mn合金,压力管道中常用作低温材料
|
常
用
|
|
硬铝合金
(LY)
|
属Al-Cu-Mg合金,它比防锈铝合金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机加工性能,但防腐蚀性能不如防锈铝合金好,尤其不耐海水腐蚀,可作地脚螺栓等材料
|
有
色
金
属
|
铜合金
|
黄铜(主要添加成分为锌)
|
常用的有锡黄铜(HSn62-1)、铅黄铜(ZHPb59-1)和铁黄铜(ZHFe59-1-1)三种。锡黄铜能耐海水腐蚀,强度较高,常用于船舶用管;铅黄铜因铅的存在而使其加工性能较好,耐磨性也较好,但强度低,常用作阀杆轴承衬套;铁黄铜具有较好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强度适中,有较好的耐磨性,故常用作轴承衬套和船用管道附件
|
|
|
青铜(主要添加成分为锡)
|
常用的有锡青铜(QSn4-4-2.5)、铝青铜(QAl9-2)、铸造铝青铜(ZQAl9-2)三种。锡青铜有良好的减摩性和耐蚀性,常用作受磨擦的零件如轴承等;铝青铜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可用作海轮上的管道配件;铸造铝青铜机械性能适中,用于铸造耐磨零件
|
扫一扫,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