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运行包括几个方面:日常监视与调整操作;事故处理;启动与停止;优化运行方式与技术改进。在锅炉正常运行的时候,日常运行的监视与调整操作占主要部分,我们运行人员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围绕这一内容。
“稳定”是关键,压力,温度,水位,负压,制粉等等参数,保持稳定工况是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简单来说,稳定工况主要通过“平衡”这一手段取得,例如外界负荷与炉内燃烧工况取得平衡,则压力稳定;给水量与蒸发量取得平衡,则水位稳定;引风量与送风量相平衡则负压稳定。。。。。。而根据锅炉运行调节的目的,而根据锅炉运行调节的目的,采取必要的调节手段,是每一个运行人员应掌握的知识。
(一)日常调节的关键--“汽压”。在锅炉各主要参数中,保持主汽压力稳定是其中关键,只有汽压稳定了,其余参数才能稳定下来。汽压不稳,汽温,水位都会随之变化,所以调节时首先要从压力着手。汽压分为外扰和内扰,对于我们厂,外扰即外界负荷一般变化不大,
因此汽压的变化都是由内扰即炉内工况改变引起的,故保持炉内燃烧工况的稳定是汽压稳定的前提。如果燃烧工况发生改变,比如风粉比,煤粉发热量等因素改变,压力就会发生变化,要求我们进行调节,从而在炉内工况变化的过渡状态进入稳定燃烧状态。
(二)关注氧量变化。氧量是监视炉内过量空气系数的一个指标,它与炉内燃烧工况的变化息息相关,如果在外界负荷,燃烧方式,引送风量,漏风量等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氧量就与炉内燃料的放热量相对应。
一般来说,稳定工况下,炉内的放热量与送风量相匹配,氧量保持基本不变,主汽压力也相应稳定在某一数值。氧量增大,说明炉内放热量小于送风量,这时压力就会下降,就要求加大燃料量供给,维持压力。而因为汽包的蓄热能力和燃烧设备的惯性,主汽压力的变化速度慢于氧量的变化速度,因此,关注氧量变化就可以提前判断压力的变化方向,从而对压力的调节起到超前调节的效果,这是调节压力稳定运行的一个主要依据。
当然氧量变化也不能完全说明是燃料放热量引起,在一些引起燃烧工况变化的操作或事件发生时,也会引起氧量变化。如启停制粉系统,吹灰打焦等,但也可以根据其变化来判断操作的正确或分析事件的原因。总之,关注氧量变化除了可以控制燃烧的经济性,也是保持各参数稳定的一个重要手段。
而在事故处理及燃烧不稳定的时候,氧量变化更为明显,特别是氧量突然之间大幅上升,很可能是炉内燃烧极微弱,这往往是即将灭火的一个征兆,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投油稳燃,并加强燃烧,不能犹豫延迟。
(三)注意“提前调节”和“过度调节”相结合。对于蒸汽母管制系统,由于设备较复杂,燃烧系统和蒸汽系统惯性大,因此在参数变化时迟滞较大,但变化的趋势保持较长,所以在调节时应注意“提前调节”和“过度调节”相结合,特别是对于汽压来说,如果压力开始下降,就要求在下降初期开始增加燃料量,延缓其下降幅度,这就是“提前调节”,
而如果压力已经降低一段时间,就要过多增加燃料量,使压力回升,即“过度调节”。同时对于母管制系统,压力变化时不能盲目调节,应分析其变化的具体原因,尽量针对性调节,这样才能更好更快恢复稳定。
(四)注意“粗调”与“细调”相结合。在运行参数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应采用“快速调节”和“过度调节”的方式,使参数能尽快改变其变化趋势,即“粗调”。特别是事故处理时,对水位的调节,尤应注意。事故情况下,如“甩负荷”“锅炉灭火”等,这时的水位变化幅度非常大,而且由于“虚假水位”的影响,变化速度也很快,要求运行人员反应迅速,及时调节。
同时我们厂是母管制供水系统,两台炉相互影响,再加上平时给水压力较低,在事故情况下,两台炉水位同时变化,“抢水”现象严重,因此在“粗调”时更应相互协调,互通有无。避免人为调整不当造成事故扩大。例如“汽机甩负荷”而锅炉因为水位调节不当造成灭火;“锅炉灭火”时因为水位调节不当造成满水;甚至在锅炉一台送风机跳闸时下层给粉机转速过大造成风管堵塞等等。
“粗调”之后,在参数趋于稳定时再采用“细调”“精调”的方式控制参数缓慢稳定下来。对于汽压的调节来说,“过度调节”是以增加热损失为代价的调节方式,特别是在给粉机转速大幅上下不波动,氧量随之波动,造成炉内燃烧工况也为之改变,这时部分燃料未完全燃烧损失大幅增加,对机组热效率影响很大。
因此尽量避免这种运行方式,在采用“燃烧自动”时应对给粉机转速的波动幅度加以监视,发现其波动幅度过大,应解除自动运行,手动加以干预,采用人工“细调”,以提高机组热效率。
(五)抓住调节的目的与关键,避免因小失大。日常正常运行中,调节的目的与关键是保持参数稳定,尽量提高机组经济性,要求我们精心操作,细心调整,耐心监视。而在机组异常运行时,则应根据需要采取不同运行方式进行调整。
例如燃煤易结焦时,挥发份较高时,水份高时等等,这时就要求调节以安全运行为目的,就要采取相应的运行方式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特别是在事故处理的时候,以不扩大事故,尽快恢复为目的,要求运行人员心中有数,抓住调节关键,避免调节时机失误,造成事故扩大。
比如在“汽机甩负荷”时,锅炉水位调节就是关键,反应不及时就会出现水位事故;而在“锅炉灭火”时,检查FSSS动作正确与否是关键,如果FSSS未能及时切断燃料,造成“爆燃”,或者未及时关闭减温水造成汽机水冲击,就使得事故扩大,损失严重。
(六)及时判断与分析参数变化的原因,避免盲目调节。任何参数的变化都有其内在原因,要求我们在发现其变化时及时判断与认真分析,找出根源,对症下药,针对性调节,避免盲目调节,反复调节。
很多运行监视参数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例如温度变化,不能仅仅依靠减温水调节,应综合其他参数分析温度变化的原因,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样可以避免造成温度反复波动。要对各个参数变化的影响因素心中有数,对所监视的参数有一定的敏感性,及时找到根源,采取正确的应变措施。
一般情况下,煤质发生改变时,运行参数是缓慢变化的,如果运行参数突然变化很大,说明燃烧工况有很大变化,十有八九是事故发生,应及时检查,及时分析,及时处理。
(七)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平时注意观察总结,以实践验证理论。炉内燃烧工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集体,影响因素很多,而分析起来非常困难,即使两台炉设计相同,运行方式相同,但运行的实际情况也不一样,因此日常运行中注意总结,以理论为指导,而以实际效果为目标,进行调节,尽量提高机组的安全经济性。
锅炉机组运行中的监视与调整
锅炉运行调整的主要任务
1 保持锅炉的蒸发量符合汽机需要。
2 均衡进水,维持水位在规定范围。
3 保持正常的汽温、汽压。
4 保证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的品质合格。
5 保持锅炉燃烧稳定。
6 努力提高燃烧效率和热效率降低各类消耗,防止各类事故发生,保证锅炉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7 认真监视,精心调整,努力提高机组自动化投入水平。
锅炉水位调整
1 锅炉水位调节是通过调整给水调节阀的开度来实现的,调节过程中应保证均匀给水,严禁正常运行中中断锅炉给水。
2 正常运行中维持汽包水位0 mm水位,允许波动范围±30mm,最高不超过±50mm。
3 汽包水位应以就地水位计指示为准,每两小时应检查校对各水位计一次。
4 给水自动调节时应密切监视水位变化并经常对照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是否相符。水位自动调节失灵时应及时切换至手动调节水位,并通知热工人员消除缺陷。
5 正常运行中应保持两块以上汽包水位计完整正常,指示清晰准确,照明充足,如水位计不清晰或对其指示有怀疑时应及时冲洗。
6 汽包水位计应每天冲洗一次,每班交接时均应试验高低水位报警一次。
7 维持锅炉正常的给水压力,如超过允许范围应联系汽机运行调整。
8 运行中经常监视给水温度,视情况进行调整。
9 下列情况应特别注意水位的变化,防止“虚假水位”及误判断。
蒸汽负荷突然升高或降低;
锅炉安全阀动作;
炉水品质不合格;连排量不足时。
给水压力突然升高或降低;
给水调节装置有缺陷;
锅炉定期排污;
锅炉机组发生故障或燃烧不稳时。
对空排汽开启时。
锅炉汽压调整
1 锅炉机组运行中应注意调整燃烧维持正常汽压,主汽压力5.29±0.1Mpa。
2 锅炉班长应合理分配各炉负荷;司炉人员应根据负荷变化及时调整。
3 如锅炉负荷过重或机组发生异常情况不能维持正常汽压时,应及时汇报值长要求降低负荷,以维持正常蒸汽压力。
4 下列情况应特别注意汽压变化:
负荷突然变化时;
煤质变化时;
邻炉并列,解列或发生故障时;
给煤量发生变化时;
锅炉燃烧不稳定时。
锅炉本体发生故障时。
锅炉汽温调整
1 锅炉机组运行中,应注意调整过热蒸汽温度,主蒸汽温度应保持在485±5℃。
2 汽温变化时,应相应调整减温水量,调整时幅度要小,严禁猛加猛减减温水,做到勤观察、勤调整,防止汽温大幅度波动及减温器损坏。
3 前后减温器应均匀投入,严禁只投入一台减温器运行。
4 当汽温投入自动调节时,应密切监视汽温变化,如锅炉机组异常或自动调节失灵时应将自动调节切换为手动调节。
5 下列情况应特别注意汽温变化
锅炉负荷异常变化时。
给水温度、给水压力异常变化时。
安全阀动作时。
水位过高、过低时。
锅炉机组发生故障或燃烧不稳时。
锅炉燃烧调整
锅炉负荷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给煤量和风量,在增加蒸发量时,应先加风后加煤,减少蒸发量时应先减煤后减风,改变风煤量时应缓慢交替进行,锅炉燃烧调整主要控制以下参数:
1锅炉床温的控制
运行中应加强床温监视,床温过高容易结焦,床温过低时容易引起灭火,床温一般控制在850-900℃之间,最低不应低于800℃,最高不大于950℃。当床温升高时,增加一次风量,当床温降低时可减少一次风量。床温过高过低及需要较大范围的改变时,则通过调整给煤量及相应调节风量来控制。
2 料层差压的控制
锅炉运行中应控制料层差压7-9KPa之间,料层差压控制应根据锅炉负荷及煤质情况调整放渣量来实现。调整放渣量应勤调少调禁止猛加猛减冷渣机转速。
3 炉膛差压控制
正常运行中应维持炉膛差压500-2000Pa之间。调节炉膛差压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炉内的循环灰量,运行中根据负荷的需要和炉膛差压的反应来及时调整循环物料量,细灰的排放可通过返料阀底部的放灰管排出。
4 返料器床温
运行中应加强返料器床温的监视和控制。一般返料器处的床温最高不宜大于950℃。当返料器床温长的太高时,应减少给煤量和降低负荷,查明原因后消除。
5 烟气含氧量控制
在一次风满足流化、床温和料层差压前提下,当总风量不足时(以过热器后氧量为准,正常氧量在3-5%),逐渐增大二次风,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加,二次风量逐渐增大,当达到额定蒸发量时,一二次风的比例约为60%和40%左右。一二次风率调整的原则是一次风调整流化,炉温和料层差压,二次风调整总风量。
6 运行中最低运行风量控制
最低运行风量是保证和限制锅炉低负荷运行的下限风量即最低流化风量。风量过低不能保证正常流化有结焦的可能。正常运行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一次风量降低到最低流化风量以下。
7 风室静压监视
通过风室静压的监视,可以了解料层流化的状况,良好的流化燃烧,风室静压的波动频率高、幅度小;流化质量差,风室静压变化缓慢且摆动幅度大。
8 烟道阻力监视
锅炉机组运行中应注意监视烟道负压和阻力及烟气温度,烟道阻力增加时,就检查是否由于漏风、过剩空气太多或堵灰的缘故。
锅炉运行中的检查
锅炉机组运行中,运行值班人员必须按有关制度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1 每班必须检查锅炉各疏水阀、排污阀的严密性(用手摸测管壁温度时,应特别小心)。
2 应检查锅炉各附件的情况,应无漏汽、漏水、漏风、漏油等泄漏现象。
3 应注意倾听炉墙内有无异音。
4 检查各炉墙及护板有无过热及烧红现象。
5 检查各运转部件运转是否平稳润滑是否良好,必要时加注润滑油。
6 检查各电机温升,用手摸测,感觉温度不高并可耐受。
7 应定期检查各风机运行情况
风机应无摩擦、撞击及异音;
用听针检查轴承应无异音;
轴承室油位引风机1/2~2/3;一次风机1/2~2/3;二次风机1/2~2/3。
轴承振动不大于0.1 mm,串轴不大于2—4mm。
轴承工作温度滑动轴承不大于70℃,滚动轴承不大于80℃,液力偶合器润滑油温不大于85℃,不小于5℃;
各地脚螺丝及其它连接螺丝应无松动。
沧州五森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管路补偿接头